发布时间:2020-10-28 18:53 我要投稿
要说最近的郑州可是好事连连,非常热闹。
文娱圈的有2020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第3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
丨来源网络
文旅产业的有黄帝千古情正式开演,带你聆听黄河故事,传承黄帝精神;
丨来源网络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决定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最近也是动作频频:
9月15日,中原科技城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中原科技城政策发布会,不仅出台了中原科技城规划,还现场签约首批项目60个,总投资超1100亿元,配套的还有郑州3.0版的人才新政;
丨来源网络
9月22日,第四届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大会,6个重点项目签约,投资总额63.7亿元;
9月27日-28日,2020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中国500强企业超过150家、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120余家、中国服务业500强企业近百家,现场签约项目15个,投资总额338.9亿元。这是500强企业首次齐聚郑州,来的不止各企业的领导人、著名专家学者,即使zf层面,省长致辞,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推介,国务院国资委领导出席活动,可见规格之高、规模之大。
丨来源郑州发布
这些对于产业短板的郑州来说,无疑不是一剂又一剂的强心剂。自然,我们也不能过度吹捧,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郑州的产业现状也非一两天就能
01
郑州苦产业久矣!
说到郑州的城市发展,自2019年全国生产总值公布后,就出现了郑州市GDP有望超越青岛市,冲刺“北方经济总量第三城”的说法。
很显然,郑州不满足现有城市站位,也有着更大雄心。但实事求是的说,郑州有成为“北方第三城”的势头,但真的有稳坐第三城的实力吗?
郑州缺核心产业、缺高精尖产业,这是谁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当然,这个问题zf也有很清晰的认识,产业的短板也多次出现在政府的工作报告中。
2019年郑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样描述:
2020年郑州市政府工作报告这样描述:
然而需要说明的是,固有的认知与动态的世界并不匹配,这是我们面临的挑战。
对于目前郑州的产业发展来说,与其纠结于传统产业,不如寻找新的产业方向突围。
而论高精尖,论谁能在下一轮城市竞争中占据优势,无疑是科技创新。
翻看郑州市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年后zf的几次动作,你会发现郑州已经逐步有了战略层面的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空间格局。
一廊、两翼、四区、多点
02
郑州的科创产业带
从我们目前了解到的信息来看,这一规划最早出现在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是这样描述的:
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发展。加快形成“两翼驱动、四区支撑、多点联动”的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格局。
这里并未明确提出“一廊”的格局,但在具体阐述时明确指出依托沿黄生态走廊将自创区核心区、金水科教园区等串联打造沿黄科创带。
之后,就慢慢演变成了现在的“一廊、两翼、四区、多点”。
一廊
“一廊”,就是黄河科创走廊,将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郑州片区(高新区)、金水科教园区、郑东新区中原科技城、智慧岛、鲲鹏软件小镇等串联起来打造沿黄科创带。
两翼
“两翼”,就是围绕高新区、CCD北部片区打造科创西翼,围绕郑东新区中原科技城打造科创东翼,形成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发动机、中原地区科技创新策源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引领区。
四区
“四区”,就是发挥航空港区、郑东新区、高新区、经开区四个开发区的重要平台作用,加快建设产业技术创新与转化中心。
多点
“多点”,就是依托规划的32个城市核心板块,谋划建设一批特色创新创意平台和街区。
这里释放了几个信息:
1、沿黄生态走廊,我们都知道,自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郑州召开后,这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请记住是国家战略,其地位之高、其重要性不需要再强调了。
2、沿黄科创带,这也意味着这些产业是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一条带状的链条产业集中区域。
3、两翼、四区、多点的提出,显然是为了平衡区域的发展,这也符合“东强、南动、西美、北静、中优、外联”的总体定位,有重点有辐射。
这种以大格局推动城市发展方式从以城促产向以产促城、产城融合转变,努力让科技创新成为郑州这座古老“绿城”的新名片,最终目的是打造一个“强郑州”。
03
实探沿黄科创带
产业短板由来已久,现在又是郑州进阶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全球二线,新一线,北部第三城,在城市的竞争中,郑州需要稳住现有排位并有所突破。
从近期的一系列规划来看,目前能够上升到战略层面的科创产业带也就是“一廊、两翼、四区、多点”中的沿黄科创带。由于时间原因和建设的先后顺序,我们先实地走访了沿黄科创带中的中原科技带。
上面我们也介绍了沿黄科创带的组成部分是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郑州片区(高新区)、金水科教园区、郑东新区中原科技城、智慧岛、鲲鹏软件小镇等串联起来的科创基地。
那中原科技带又是一个什么概念?
以智慧岛为带动、以龙湖北部片区(中原科技城)为核心、以科学谷(鲲鹏软件小镇)为拓展区,整合中原科技城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形成“一体两翼”布局,打造“中原科技带”。
这是这三者的关系,各司其职、协同发展。
这里我们将重点讲它们的建设现状,具体规划可以翻看我们以往的文章:
中原科技城引擎已启,未来跟着郑州科创蓝图买房才是最优解
郑州发展的下一个“王炸”?科学谷的野心远不止建设一个新区
一、先来看下中原科技城的建设现状。
这是站在魏河桥上看到的已建成的小区,说到住宅小区,我们知道该片区分布着大量的安置房小区龙翔嘉苑、唐庄安置区等等,商品房小区除了已经交房的鲁能公馆,目前在建的有中海云鼎湖居、清华附中·启迪郑东科技城、郑州金融岛翡云公寓、绿城湖畔雲庐。
这是已经投入使用的郑东新区龙湖公共艺术中心,沿着龙湖北岸,你会发现沿线已经建好了不少公共设施,比如美国篮球学院北龙湖校区、龙湖全民健身中心、游客服务中心、龙湖湿地公园等。
不过,按照规划最新规划,龙湖北岸沿湖建设的是滨水公共空间,规划建设郑州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商务酒店、科技T台、总部办公、龙湖剧场、湿地运动中心、商业街区、图书馆等业态。据说,中原科技城起步区计划9月底前开工建设凤栖阁、11月底前开工建设郑州国际文化交流中心。
目前,这里已经成为市民周末休闲的一个打卡地。
这是已经开学的清华附中郑州学校,开学当天站台的是xly,可见政府对优质教育的重视性。
站在龙湖北岸拍到的在建金融岛。
总之,走完中原科技城,你会发现,这里基本都是平整好的土地,路网基本完成而且绿化还很漂亮,规划蓝图已好一切只待落笔。想想龙湖南岸的发展,真正进入建设高潮差不多也是五六年的时间,建设基本接近尾声,豪宅已经陆续进入交房阶段。
当然北岸的发展不同于南岸,南岸只要筛选好的房企,改好房子,做好居住环境的改善就行。北岸则是产业和人才,产业已经开始落地,未来能够建成什么样,能够吸引多少高精尖人才前来还需要时间的观察。
二、再来看下云湖科技城
从功能来看,这里依托龙子湖高校园区,定位的是人才教育培训基地。
占据的是地段优势,西边和中原科技城是一路之隔,东边是已经成熟起来的龙子湖居住片区。
这是该片区现在的建设现状:
云湖智慧城一期首开区正在进行土方施工,即将进行主体施工。
一期北侧围挡起来的地块,后面在建的是配套的人才公寓。
在建的省直青年人才公寓博学苑项目
片区内在建郑州市颈肩腰腿痛医院郑东院区
已经入驻或计划入驻的研究所、医院、科研产业化基地
未来将建成这样
三、最后,说一下鲲鹏软件小镇项目。
这次探盘中,鲲鹏软件小镇的建设速度是最超出我的期望值的。
从2017年提出概念,到去年4月份明确建设,再到7月份规划出炉,9月份第一批招商项目签约,这就是鲲鹏软件小镇的速度。
而建设进度上,也是真正的热火朝天,今年年初刚上班去探盘时现场还处于围挡没有动工,3月底开始实质性开工建设,9月底再次探盘时,看到的已经是现在的场景:
这是关于鲲鹏软件小镇项目的规划
已经建好的展厅,不过目前只接待领导来参观考察不对外开放
起步区为方便施工,内部路网已建好
这是施工现场的局部,所有标段都是塔吊林立
以上就是我们实探的情况,但事物的发展总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共存。
确定性,是政府实打实的对这里倾注了人钱财,建设速度看得见摸得着;不确定性是否能够引来好的产业和人才。
对于郑州来说,郑州自身没有这种基因,全靠后天努力。
目前,从
鲲鹏软件小镇,这是项目施工现场展示的招商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9月28号,2020数字经济峰会暨黄河鲲鹏生态发展大会现场,鲲鹏软件小镇作为黄河鲲鹏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明年国庆节全部投入使用。
从规划来看,一切向好。落地现实,却要郑州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
04
结语
对未知,我们充满恐惧,也充满希望。
正如《阿甘正传》中所说: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会尝到哪种滋味。
未来会是什么样?未来郑州会怎样,如果站在5年或10年后,你将会遇到怎样的郑州。
对于这些,你可以有所怀疑,也可以充满期待,可未来总需要我们一起面对,一起创造。
《实探郑州科创产业带 未来郑州的戏份有多大?》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house.yuduxx.com/lsgc/825495.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