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1-02 08:22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随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被国务院批复,新郑机场T2航站楼启用,郑机城铁即将通车,航空港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规划看点】从宏观概念到方方面面
2010年,郑州市新郑综合保税区获得国务院批准成立,当时的《郑州市航空港区总体规划(2011—2030年)》规划范围是190平方公里。
这个规划提出“中原之门、智慧之港、生态之城”的发展定位,明确机场圈层布局的空间发展策略。
去年1月,省政府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概念性总体规划(2013—2040)》,明确了“一核领三区、两廊系三心、两轴连三环”的空间结构。
郑州市城乡规划局总规处一位工程师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概念性总体规划(2013—2040)》是概念性规划,相对宏观;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总体规划(2014—2040)》是具体规划,涉及方方面面。
此次讨论的总体规划范围大约368平方公里,南至炎黄大道,北至双湖大道,西至京港澳高速,东至广惠街,不包含航空港区的核心区。
根据规划,到2020年,规划范围内常住人口规模为110万人;到2040年,常住人口规模将达到260万人,城镇化率为100%。
【空间结构】三个区域功能各不相同
此次规划的区域不是一个完整的城市,而是城市的一部分,功能定位是“生态智慧航空大都市主体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将打造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基地,成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同时打造现代航空都市,成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
根据“一核领三区、两廊系三心、两轴连三环”,区域核心发展目标包含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智慧生态三个方面。
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说,区域内以机场形成核心区,周边规划北、东、南三区。北区为主中心,是公共文化航空商务中心,也是城市综合性服务区;东区为临港型商展交易区,是会展交易中心,也是专业服务中心;南区是公共服务副中心,也是高端制造业集聚区。
此外,区域内依托南水北调和小清河打造两条滨水景观廊道,形成实验区“X”形生态景观骨架。
【交通便捷】建设5条轨道延伸至周边
在区域交通上,以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线网规划为基础打造快速铁路网,实现实验区对郑州都市区城际轨道“30分钟覆盖圈”和中原城市群“1小时覆盖圈”。
在对外联系上,依托G107、迎宾大道打造城市发展轴线,形成十字形城市发展主轴,外加机场功能环、城市核心环和拓展协调环三个道路环形骨架。
为了满足市民出行需求,将依托都市区轨道线网规划,建设5条轨道线延伸至周边,强化区域联系。
在道路规划上,形成“七横七纵”区域快速干线网格,满足实验区及机场区旅客快速、安全疏解。
郑州市城乡规划局总规处相关负责人说,交通规划将以大量的轨道交通串联组成,减少跨区小汽车出行。结合轨道站点,建设过街交通和地下步行系统,倡导“自行车+公共交通”的绿色出行模式。
《郑州航空港区总体规划从宏观概念到方方面面》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house.yuduxx.com/lsgc/305291.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