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3-16 11:52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强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了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以上;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2.1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600亿元,赤字率提高到3%;今年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3%左右,社会融资规模余额增长13%左右;完成铁路投资8000亿元以上、公路投资1.65万亿元;城乡低保人均补助标准分别提高5%和8%。
其中,关于房地产行业的,政府报告指出今年棚户区住房改造600万套,提高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镇落户条件;完善支持居民住房合理消费的税收、信贷政策,适应住房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因城施策化解房地产库存。
2016年重点工作
1、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加强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统筹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和产业、投资、价格等政策工具,采取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举措,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2、安排地方专项债券4000亿元,继续发行地方政府置换债券。
3、适度扩大财政赤字,主要用于减税降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今年将采取三项举措。一是全面实施营改增,二是取消违规设立的政府性基金,停征和归并一批政府性基金,扩大水利建设基金等免征范围。三是将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免征范围,从小微企业扩大到所有企业和个人。实施上述政策,今年将比改革前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5000多亿元。
4、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合理确定增值税中央和地方分享比例。进一步压缩中央专项转移支付规模,今年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增长12.2%。全面推开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依法实施税收征管。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对财政实力强、债务风险较低的,按法定程序适当增加债务限额。
5、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要统筹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准备金率、再贷款等各类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疏通传导机制,降低融资成本,加强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三农”等支持。
6、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改革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制,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实现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7、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8、深化国有商业银行和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民营银行,启动投贷联动试点。
9、推进股票、债券市场改革和法治化建设,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适时启动“深港通”。建立巨灾保险制度。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
10、整顿规范金融秩序,严厉打击金融诈骗、非法集资和证券期货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11、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围绕解决重点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12、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开展证照分离试点。全面公布地方政府权力和责任清单,在部分地区试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13、充分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潜能。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税收优惠政策。
14、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和降本增效。重点抓好钢铁、煤炭等困难行业去产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过剩产能。采取兼并重组、债务重组或破产清算等措施,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完善财政、金融等支持政策,中央财政安排1000亿元专项奖补资金,重点用于职工分流安置。
15、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结构调整,推进股权多元化改革,开展落实企业董事会职权、市场化选聘经营者、职业经理人制度、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等试点。深化企业用人制度改革,探索建立与市场化选任方式相适应的高层次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者薪酬制度。
16、深挖国内需求潜力,开拓发展更大空间。适度扩大需求总量,积极调整改革需求结构,促进供给需求有效对接、投资消费有机结合、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对经济发展稳定而持久的内需支撑。
17、增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支持发展养老、健康、家政、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服务消费。壮大网络信息、智能家居、个性时尚等新兴消费。鼓励线上线下互动,推动实体商业创新转型。
18、完善物流配送网络,促进快递业健康发展。
19、活跃二手车市场,加快建设城市停车场和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
20、在全国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
21、降低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增设免税店。
22、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加强旅游交通、景区景点、自驾车营地等设施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迎接正在兴起的大众旅游时代。
23、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镇落户条件。扩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范围。居住证具有很高的含金量,要加快覆盖未落户的城镇常住人口,使他们依法享有居住地义务教育、就业、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
24、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加快长江经济带发展。制定实施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实施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
25、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要引导农民适应市场需求调整种养结构,适当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原则,积极稳妥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保障农民合理收益。
26、制定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方案,今年退耕还林还草1500万亩。
27、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今年要完成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其中易地搬迁脱贫200万人以上,继续推进贫困农户危房改造。
28、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增长43.4%。在贫困县推进涉农资金整合。深入开展定点扶贫、东西协作扶贫,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扶贫脱贫是硬任务,各级政府已经立下军令状,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29、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统筹国内区域开发开放与国际经济合作,共同打造陆上经济走廊和海上合作支点,推动互联互通、经贸合作、人文交流。构建沿线大通关合作机制,建设国际物流大通道。推进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
30、扩大国际产能合作。坚持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实施一批重大示范项目。落实和完善财税金融支持政策,设立人民币海外合作基金,用好双边产能合作基金。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打造中国制造金字品牌。
31、促进外贸创新发展。面对外需持续低迷的严峻形势,要多措并举,遏制进出口下滑势头。一要加快落实和完善政策。二要鼓励商业模式创新。三要优化贸易结构。四要推进贸易便利化。五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进口政策。
32、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继续放宽投资准入,扩大服务业和一般制造业开放,简化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程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自贸试验区试点。创新开发区体制机制。
33、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积极商签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加快中日韩自贸区等谈判,推进中美、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加强亚太自贸区联合战略研究。
34、重拳治理大气雾霾和水污染。今年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分别下降2%,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
35、全面推广车用燃油国五标准,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380万辆。
36、着力扩大就业创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
37、用好失业保险基金结余,增加稳就业资金规模,做好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提供托底帮扶。完成2100万人次以上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任务。
38、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善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对贫困家庭学生率先免除普通高中学杂费。落实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政策。
39、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中央财政安排城乡医疗救助补助资金160亿元,增长9.6%。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
40、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加快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结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从人均40元提高到45元,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和农村流动。鼓励社会办医。
41、完善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配套政策。
42、织密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
43、制定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办法。开展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多种形式的医养结合。落实临时救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制度。城乡低保人均补助标准分别提高5%和8%。
“十三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
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十三五”时期经济年均增长保持在6.5%以上,全员劳动生产率从人均8.7万元提高到12万元以上。届时,我国经济总量超过90万亿元。
强化创新引领作用,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广泛应用。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制造强国。到2020年,力争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战略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完成约1亿人居住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
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态环境。今后五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23%、15%、18%,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特别是治理大气雾霾取得明显进展,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
深化改革开放,构建发展新体制。“一带一路”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际产能合作实现新的突破。对外贸易向优进优出转变,服务贸易比重显著提升,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逐步构建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新格局。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建立国家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清单。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0.23年提高到10.8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000万人以上。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中等收入人口比重。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2000万套。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
《李克强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都释放了哪些信号》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house.yuduxx.com/lsgc/355091.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